PKBJ艺术|唐人北京|“同步中……”国际艺术家群展11月19日启天博APP幕
发布时间:2022-11-20 23:44:47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11月19日下午4点在北京798第一空间推出国际艺术家群展“同步中…… ”。

  绘画,尤其是具象绘画,不仅得以存续,还以更现代的形式向前发展,这就是本次展览想传达的讯息。

  绘画的韧性不仅在于让艺术家透过那份至关重要又无法遏制的冲动,沿着选中的道路勇往直前;同样也在于破译“当代”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意义的可视代码的能力。

  阿尔伯特·威廉《瑞塔跟了GPS走(2)》,亚麻布面丙烯,130 × 170 cm,2020

  九十年代“空燥”的观念艺术与不久前的数字媒介双双落下帷幕,此后脱颖而出的“新具象”主义,成为我们理解过去几十年里当代文化转型的绝佳艺术语言。

  妮娜·巴赫曼《美丽而危险的》,布面丙烯、油画棒,145 × 125 cm,2022

  事实上,绘画的力量既不依赖于艺术家的技巧,也不依赖于观者的经验,它是独立发展的暗语,是破解当代生活新美学编码的真实答案。

  换句话说,欣赏画作时,我们的收获既不取决于自己,也不取决于画作,而取决于我们是否与社会某个领域的审美合拍。

  HIMBAD《寻找歌唱中的兰花》,布面丙烯,树脂,90 × 90 cm,2020

  当代绘画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技法或材料,而是运用精神与心理学手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可视化处理。

  尼瑞特·塔克尔《采用无形新法则》,布面丙烯,210 × 165 cm,2021

  本次参展艺术家都属于新生代,拥有相似的视野。他们运用与众不同的前缩透视法,将焦点从模特身上移开,转而在语言上着力,开发出全新的当代“艺术行话”。

  海伦娜·玛格丽特 ·琼斯多蒂尔《晾鞋》,布面丙烯,150 × 150 cm,2022

  艺术家们在插图、平面设计、街头艺术、漫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他们扣开具象绘画的大门。

  在他们成长的社会时代中,数码动画从写实绘画中汲取灵感,而电子游戏审美则仿效了宗教人像绘画中的后启示录场景。

  哪怕在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媒体上,发帖者也必须本着便于分享与传播的原则,精心设计照片构图。

  杰弗里·布约特《致命的女人》,布面丙烯,116 × 91 × 6.3 cm,2022

  这就是绘画的发展方向,它选择了与社会文化状态并行的道路,变得越来越顺应时代潮流;它通过不同的媒介与手法呈现出来,有时与绘画传统相去甚远。

  1979年生于英国,现居纽约。2001年获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一等美术学士。他受Levis委托创作的作品提名D&AD杰出插画系列银奖;为AOL创作的作品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广告节铜狮奖。

  他的个展包括“热点”(Ojiri画廊,伦敦,英国,2022),“群体治疗”(WOAW画廊,北京,中国,2022),“新朋友”个展(WOAW画廊,香港,中国,2022),“模糊的脸”(Thinkspace,洛杉矶,美国,2021),“Face Time”(Dopeness实验空间,台北,中国,2021),“趣味工厂”(M当代博物馆,首尔,韩国,2019),“汉堡世界”(LOTTE艺术空间,首尔行业资讯,韩国,2015),“赛车路线”(南岸中心,伦敦,英国,2013),“填补裂痕”装置作品(城堡博物馆,诺丁汉,英国,2011),“人才流失”(The Gallery,温彻斯特探索中心,英国,2010),“规模经济”(德山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09)等。

  同时他的作品展出于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意大利那不勒斯马德雷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罗森塔当代艺术中心、美国纽约儿童艺术博物馆、纽约时代广场电影放映会、法国里昂Silka画廊、美国波士顿Praise Shadows画廊、德国科隆König画廊、西班牙L21画廊、香港K11人文购物艺术馆、中国成都时代美术馆等。其作品被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林茨Upper Austrian Landes-Kultur museum、伦敦科学博物馆、诺丁汉城堡博物馆和罗森塔当代艺术中心收藏。

  布约特的作品显然受到法国与日本两国文化影响,又糅杂了波普艺术、立体主义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活力。布约特擅长绘制肖像画、静物画和室内画,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文化的化身,干净、清新又别致,他的纯色设计兼具空灵感与极简主义。

  布约特的作品同样受到日系漫画文化的影响,画面构图与绘画对象以干净利落的线条精心勾勒,体现光影效果,与画家推崇的立体主义、波普等众多风格达到和谐平衡。只用纯调,将如此多样的流派整合到一起,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有人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将具有金属质感的圆柱形与球体堆叠组合,回忆中的卡通形象被扭曲成陌生的样貌,体现出古代与未来的文化碰撞。”

  个展包括:“Génération Do”(克洛伊画廊,巴黎,2022),“Buyomon: Collect Em All”(YOD Tokyo,东京原宿,日本,2022),杰弗里·布约与松山茂树双个展“五十度灰”(Maison Ozmen画廊,巴黎,法国),“快乐·花朵·朋友”(银座GINZA SIX,东京,2022),“苹果”(Eligere画廊,首尔,韩国,2022),杰弗里·布约与马克·波西双个展“模糊模式”(Gr画廊,纽约,美国,2022),“钛钢”(YOD画廊,大阪,日本,2021),“灰色视角”(Jinkinoko画廊,东京,日本,2021),东洋界”(Colour Brown,香港,2021)等。

  莫娜·布罗莎是一位画家,1985年生于德国巴特塞京根,现生活工作于德国莱比锡。于伦敦坎伯维尔艺术学院学习纯艺,并获得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绘画和版画硕士学位。

  她的个展包括“好的,坏的,甜蜜的”(L21画廊,帕尔马,西班牙,2022),“多汁宫殿”,Eve Leibe (V-)画廊,伦敦,英国,2021),“弹力”,Weserhalle画廊,柏林,德国,2019),双个展“欢乐时光”,Eve Leibe画廊,伦敦,英国,2019)等。

  她的作品还展出于意大利佛罗伦萨Numeroventi艺术社区,法国巴黎LJ画廊,法国巴黎Lorin画廊,德国卡尔斯鲁厄Meyer Riegger画廊,德国柏林Droste at KPM画廊,德国柏林贝塔宁艺术之家,黎巴嫩贝鲁特Août画廊,德国达姆施塔特艺术中心,德国法兰克福Maurer画廊,瑞士巴塞尔艺术馆,美国纽约GR-画廊,阿拉伯杜拜Wallspaceplease,韩国首尔Eligere画廊等地。

  “如果你玩游戏生活会更有趣”,Maurer画廊,法兰克福,德国,2020

  1990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妮娜·巴赫曼的作品色彩斑斓,满目扭曲的肢体陶醉在极乐的情绪中,模糊了平庸与荒谬、诚实与虚荣的界限,为观者呈上难以捉摸的愉悦感。

  这位在慕尼黑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家擅长使用丙烯颜料和油画棒在画布上创作,也使用雕塑黏土和青铜创造雕塑作品。她描绘的对象总是欣快、陶醉而欢腾,总是激情涌动,甚至没有性别。但焦虑而扭曲的面容泄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他们明白,放纵的快乐无法持续到永远。妮娜的目的就是向观众传递这种对立,也许,观众能在画布上看到自己的倒影,从她的作品中获得露水般的快乐。

  HIMBAD出生于1983年, 毕业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他的涂鸦遍布世界各地,美国纽约、迈阿密、英国伦敦、西班牙伊维萨岛、德国柏林、中东地区、巴基斯坦、日本东京、泰国曼谷、中国的北京、上海、长沙、杭州等,不经意间你都有可能发现他的作品。他创作的⻆色和主题来源于探索人类心灵深处及潜意识层面的话题,许多灵感来自于他对凯尔特神话、埃及民间传说及东方神话的研究,并融入了他独特的幽默形式。

  2015年继他涂鸦作品在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展出后,每年活跃于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创作和展览。除了边走边涂鸦的创作,他已与参与多个跨界合作,从滑雪板、潮牌卫衣到音乐项目等。

  海伦娜·玛格丽特·琼斯多蒂尔是一位视觉艺术家,现居雷克雅未克。她曾在雷克雅未克视觉艺术学院和海牙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天博APP,并于 2019 年毕业于冰岛艺术大学。她的作品表现平凡事物以及无线和数字时代。

  “我的作品力图表现无线和数字图像时代的意向。我描绘的对象都是平凡的,并根据视觉和主观联系把它们放在一个画面里。它们不从属于任何环境,放在平面的无量纲背景上时也不会投下阴影。它们同时具有个体性和公共性。当被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新的联系并产生新的线索。”

  天博APP

  她的个展包括:鬼上之魂(冰岛雷克雅未克Hverfisgallerí画廊,2021),液体(意大利米兰X计划画廊,2021),你能停止这种嗡嗡声吗(纳夫林,2018)等;她的群展包括:灵长类动物的气候(冰岛Korpúlfsstaõir艺术工作室,2020),圣诞节快乐!圣诞展(冰岛雷克雅未克Ásmundarsalur画廊,2020),现在怎么办?(B计划艺术节,冰岛博尔加内斯,2020),它看起来的样子:画布上的现实(冰岛雷克雅未克Kjarvalsstaõir艺术博物馆,2020),社交距离(意大利米兰X计划画廊,2020),去!(冰岛雷克雅未克北欧之屋,2019),匹配往生者的个性(北欧之屋,2019),前所未见(冰岛雷克雅未克Kjarvalsstaõir艺术博物馆,2019),Suõsuõves冰岛锡格吕菲厄泽镇海鸥67精酿啤酒厂,2019),高潮(冰岛塞尔蒂亚纳半岛Lækningaminjasafniö博物馆,2018)等。

  尼瑞特·塔克尔1985年出生于埃塞俄比亚,在特拉维夫工作和生活。塔克尔在申卡跨学科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2019年被评为文化和体育部青年艺术家。

  塔克尔凭借具象视觉绘画在艺术世界崭露头角,她的作品色彩丰富、构图复杂,使用独树一帜的笔触绘制大幅作品。她的绘画扎根于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多年来,她一直在研究色彩,并尝试了不同的创作手法。如果说她艺术生涯的早期课题是如何用色彩建构人物,多年后,她在色彩丰富的抽象形式和具象形式之间创造并发展出特有的张力。

  塔克尔作品围绕以色列的社会问题展开,探讨贝塔以色列人社区立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会触及其私密往事。在她的作品中,传统纹样与当代艺术相融合,并从埃塞俄比亚民间传说中汲取灵感。她透过作品坦诚地表述了自己的社会观点以及批判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身份这一主题。

  她的作品曾在以色列国内外的众多展览中展出。同时被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特拉维夫博物馆、以色列银行和申卡学院等众多公共机构与私人藏家收藏。

  个展“与天使齐飞”,Addis Fine Art画廊,伦敦,英国,2018

  参展 “尼瑞特·塔克尔和罗尼特·波拉特并肩”,Nassima-Landau项目空间,特拉维夫,以色列,2022

  唐槊,198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曾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移居英国,现生活和工作于利物浦。

  “我从记忆中取材进行创作。我小时候居住在中国南方的乡间,那里有多种多样的热带植物和野生动物。我作品的核心植根于童年时的一个游戏,叫做“过家家”。我和小伙伴们在这个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是医生、樵夫、捕蛇人、农民或者父亲。这些角色是构成我目前作品的主要元素。我画中反复出现的蛇和黑猫的意象,源自于我幼年时的噩梦——梦中我被蛇和黑猫追逐,吓得着实不轻。”

  他参加的展览包括:“无效规则”(Gallery Func,中国上海,2022),“喋喋不休”(El Jundi艺术画廊,西班牙马德里,2022),“多色画法”(实际画廊,黎巴嫩贝鲁特,2022),“回归肉身”(伦敦房间画廊天博APP, 英国伦敦,2022),“内心的荒野”(PRIOR艺术空间, 西班牙巴塞罗那,2022),“身份”(Artistellar画廊,英国伦敦,2022),“纸”(啤酒画廊,英国伦敦,2022),“Asia Now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HdM画廊,法国巴黎,2022)等。

  1979年⽣于⽐利时,从未受过学院美术教育的他,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诙谐,充满童趣的绘画技巧。他的绘画主题幽默轻松,有意回避沉重或深刻的主题天博APP,聚焦⽇常⽣活中某个难忘的瞬间的欢快的回忆。

  威廉对此解释:“我从未力求完美。我甚⾄可以规避完美,因为它会消解幽默感。”

  威廉从黄金时代的佛兰德斯艺术家的创作中汲取灵感。⽼⽪耶特·博鲁盖尔画⾯上丰富⽽谐趣的⼈物和散落的故事让他痴迷不已。他认为黄金时代的艺术家在描绘多⼈群像,并在看似纷乱和层层叠进的诸多内容中描述不同关系,并将多个“小场景”融合联络,衬托出完整的画⾯情绪的⽅法使他受益良多。他稚⽓十足的画⾯继承了佛兰德斯风俗绘画传统中的戏谑和玩趣,着眼于⽣活⻆落中的快乐。

  威廉的布⾯创作在不知不觉间,逐渐⾛向更⼤尺⼨。“⼤尺⼨会令⼀切变得抽象。⼈物变得就像⾊块,和不同笔触线条的集合。”

  他的个展包括:“阿尔伯特·威廉”(鲁道夫·佛贾画廊,奥地利,2022),“放学了”(沃特豪斯&多德画廊,伦敦,2022)等,他的作品在德国、莫斯科、比利时等地展出。

  米开拉‧塞纳(Michela Sena)是罗马及曼谷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人。她的研究方向涉及全球语境下当代前沿实验性艺术以及不同地域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曾任北京普里莫马雷拉展览和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览总监。近年她策划了大量的展览,提出了艺术研究的有效参照,并专注于对中国和东南亚当代艺术的探索与研究。

  PechaKucha是日语词,意思是“对线年在日本东京由英国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创办。初衷是为建筑师提供交流社交平台,现拓展至整个创意领域。PK演讲者必须在6分40秒展示20张图每张20秒来讲解各自创意,即为全球独特的20x20模式。

  2006年北京作为全球第24个城市加入Pecha Kucha创意论坛体系。目前全球超过1400个城市都上演着PKN论坛。Pecha Kucha Beijing联合创始人NickyMeng表示,在过去的17年里PKBJ在北京举办了46场论坛。超过400多名创意人担任论坛演讲嘉宾,累计超过10万人次参与论坛。与各驻华大使馆、汽车、地产等机构与品牌保持良好合作。

  艺术设计领域的综合性平台,PKBJ创意社群旨在打造一个以艺术、设计、创意、生活方式为主的平台,同时链接设计师群体与大众、设计师与品牌、中国与国际。